就像我曾在《飼主,比我想像的更多元》提到的,現在有不少孩子,是有貓哥哥、狗姊姊的,也因此,其實兒童的生活中,最容易、最早遭遇到的死亡經驗,也許就是毛孩離世。當毛孩離世時,根據兒童的年齡與認知,對於「死亡」的理解與反應有所差異,但不論如何,如何與孩子說明及安撫孩子常是家長及長輩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的情境(尤其,家長很可能也正處在哀傷的情緒中,如何顧及自己與孩子的情緒真的是一大挑戰)。
我們要從兩個層次來討論,首先是父母(主要照顧者)的態度。
有些家長可能基於某些原因,例如不知道如何安慰孩子、對於孩子接下來的想法與反應感到未知而恐懼,因此禁止兒童表達生氣或難過哭泣,尤其在我們的文化中,對於以「哭泣」作為行緒表達的行為,其實是不鼓勵的(應該不少人都有被唸過『哭什麼哭』的經驗吧),甚至,表達任何負面情緒都會被冠上「做自己」,這樣從小到大的養成方式,使我們即便成年了,也很容易用「忍耐」來面對任何對自己感到衝擊的事件。
但家長、主要照顧者本人對兒童來說,是最好的示範工具!當我們自己適度的表達情緒,並告訴兒童這是正常的反應,能夠讓孩子知道「悲傷/生氣是正常的」,並學習到如何以正確的方式來表達及排除這些負面感受。
第二個也是最多人懷疑、想問的問題:兒童是否瞭解什麼是「死亡」?
首先先回到什麼是「死亡」,它包含:
- 普遍性(universal):死亡是每個生物的終點,沒有例外。
- 不可反逆性(irrevesible)
- 停止生理機能:這一項其實是兒童最無法理解的概念
- 因果性:這不是指善惡終有報之類的因果,而是指會有死亡這個結果,前面一定有原因(衰老/生病/意外等)。
- 終止
有不少學者主張,兒童要至12歲左右,對以上要素的理解才成熟,但也有學者認為,也許是環境因素,其實9歲的孩子就有完整的概念了;0歲至4歲的兒童對於死亡的意義是無法理解的,只能直線的理解「因為A所以B」,因此,像是我小時候家中養的文鳥死掉時,如果我媽媽只是很應付的告訴我:「因為他死掉了所以不會飛了」,那對於小小孩來說,我可能會產生的概念是:死亡=不會飛了,而無法進一步了解,死亡就是這隻小文鳥不會飛、不會叫、不會有任何活動,更進一步地說:這隻鳥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了(非常抽象的概念)。
因此也曾有不少前輩呼籲,不要用「睡著了」來解釋死亡,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孩子的小腦袋瓜會怎麼連結,不少小孩會直線地想:「睡著有可能醒不過來」,導致小孩害怕睡覺。
也有家長跟我說,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耶!自己可能只說得出「XX去天堂了」之類的話,但也覺得這句話有說很像沒說,可是也說不出其他的話了;的確是,因為還要跟小孩解釋什麼是「天堂」,這未必是個很容易解釋的詞喔。
回到喪寵好了,有時候大人會想說,小孩還小,也許不久之後就會忘記了,可其實不論孩子多小,他們確實與毛哥哥/毛姊姊建立關係(而且一定是很開心、快樂的關係),也許記憶會模糊,但這隻離世的寵物的表徵(representation)依然存在,新加入的毛孩不會取代已離世的毛孩,而是增加新的表徵。
這是什麼意思呢?
吳秀碧老師的書中1引用一個九歲小男孩所說的話,男孩的媽媽在原本的貓咪離世後,為了安慰孩子所以領養一隻新的貓咪,男孩說:「這隻好可愛,我很喜歡。不過原來的那一隻真的很聰明,每次我放學回家,牠就會跑到窗邊,隔著玻璃伸長脖子來看我。」
千萬不要輕忽喪寵對孩子的影響,2017年有一位14歲的英國男孩因家中飼養十年的狗離世,一週後自殺身亡。這個案例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例如,是由媽媽決定要做安樂死,我相信媽媽一定比孩子更清楚,這是針對當下的情況綜合考量下,所能做的適切的決定,但孩子不能理解,而媽媽一開始覺得孩子的情緒反應是正常的悲傷反應,但沒想到孩子的悲傷程度大到走上自殺這條路。
因此,也許孩子未必聽得懂,但是向孩子說明醫療決策,或是聽聽孩子對這些決策的想法,除了更能夠塑造出毛孩與我們確實為一家人,這也是一個生命教育的機會,傾聽孩子對病痛、對死亡的感受,帶著孩子一起做準備;還能夠營造家庭中,家長與孩子有雙向溝通、家庭每個人的感受都是被在乎的家庭文化。
那要如何說明「死亡」?
這個我們要從兒童發展階段來說明:
- 1至3歲:2歲以前的孩子是用感覺與動作與外界的人事物接觸,形成認知發展,2歲之後開始使用代表環境的象徵符號來理解周遭環境;3歲的孩子開始有自我概念,但其實要研究1至3歲幼兒的想法與理解程度其實是困難的,多數都是從4歲以上開始研究;有學者認為0-4歲的孩子,是會忽略死亡的意義的。
- 3-6歲:4至5歲時認知會有很大的進展,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具有象徵功能(symbolic function)、直接推理(transductive reasoning)、自我中心(egocentrism)、集中化(centering)以及因果概念(causality)。五歲以下的孩子會否認死亡為生命的最終階段,但知道這是普遍的事情,他們認為死亡只是暫時性的,而且是具有可逆性的。
所以可能有些人會有經驗,這個年紀的小孩以為大聲喊叫、用力搖動就可以把逝去者「叫醒」。對這個年紀的孩子說明死亡時需要特別小心,因為他們的認知具有神奇想法(magical thinking)和直接推理的特性,並且在思想上的具體和對事實有時會產生扭曲,因此不當的說明會使這個年紀的孩子產生內疚感,雖然在大人來看,這個思考是很沒邏輯的,但他們就是有這種想法(這個年紀是開始長出道德感的階段)。
- 6-12歲:這個時期的孩子知道,死了就是生命的終止,但9歲以下的孩子尚未具有「普遍性」的理解,會以為只要及時知道就可以避免;但9歲之後因為對死亡有現實上的理解,知道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逆的,因此比起面對死亡的情緒反應會更多。
孩子的反應取決於他們的認知發展到什麼階段,以及自身的成長環境差異,會使得每個孩子隊與王的理解有相當大的不同,死亡教育/生命教育便十分重要。
例如:我曾跟一位媽媽說,也許孩子不懂為什麼家中少了一隻貓,而且媽媽看到貓貓的照片好像很難過。其實可以跟孩子說:「貓貓生病了,雖然醫生阿姨和叔叔做了很多事情,但是貓貓因為生病太嚴重了、不能回家了,所以媽媽很想貓貓、覺得很難過、很想哭。」不需要隱藏自己難過的情緒,也可以哭,告訴孩子難過是正常的情緒、哭泣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直接在孩子面前做示範,塑造在這個家中,孩子你遇到任何難過的事情,媽媽都願意傾聽你;也許孩子對於為什麼貓貓離去這件事一知半解,但他至少可以學習到合理的情感宣洩是可被接納的。
學界或實務界對於孩子對死亡的理解程度有很大的分歧,但能確定的是,孩童的哀傷反應會與其未來的歷程有很大的關聯,他們可能從旁邊的人學習到迴避痛苦,進而在年紀再大一些後,可能有物質濫用或是暴力行為出現。
但身為大人的我們也不要過度期待孩子對哀傷的表達,我也常告訴自己,每個人有每個人處理情緒的節奏,不會因為一兩次、兩三次的介入就能有很大的成效,而是了解個別的差異,並留意其狀況、小心且不要忽視,才能對於失落的孩子有所幫助,當面對這樣的時刻,卻不知道該如何帶領小孩一起走過,與相關的專業人士討論才能夠因應孩子們各式各樣不同的反應。
—
1吳秀碧(2020)。失落、哀傷諮商與治療–客體角色轉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