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家常問「不知道喪寵議題的諮商會談是什麼」,或是我的個案也常被問說「為什麼毛孩過世要談這麼久?」,剛好前一陣子《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很夯,所以一時興起想說我也來寫看看,但文筆沒那麼好、字數也不會那麼多,因為這邊會僅僅描述會談室中會發生的事、談論到的議題及內容,我自己在面對案主那些行為及想法時,會如何做回應(所以如果你也是助人工作者,其實也能想想如果換成你是如果換成你是心理師,你會怎麼回應呢?)
很推薦去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因為是從個案(蛤蟆先生)為主體來描述,因此可以看到每一次會談後,蛤蟆先生想到的事情、反思事件對自己的影響等等,並再下一次諮商時,把這些東西告訴心理師(蒼鷺),可以了解原來諮商是怎麼一回事。
一天,收到行政人員(aka實習生)1傳來的初談表2及訊息:「老師,有一位新案想請您協助,指定由您晤談,主訴是喪寵議題,再麻煩老師提供可以安排會談的日期與時間,謝謝~」
上班的途中看到手錶上跳出的line訊息,雖然已在諮商所執業超過一年了,但畢竟不是專職的行動心理師,自我行銷也是愛做不做的,所以雖然資料夾中可以看到這一年半的時間接了超過20位個案,但真正被指定、想要討論動物照護、喪寵議題的案主,其實屈指可數……
我真的是幫自己選了一條很冷門的路呢!老師還說我找到藍海市場,看看這個成績,有嗎我就問QQ
進到動物醫院,趁著營業時間開始前,快速打開初談表,瞄了瞄預約者的基本資料和實習生初談後整理的內容。
「喔,很不一樣呢?」我默默在心裡這樣想。
嚴格來說,他不是飼主,也不是真正的主要照顧者,和毛孩的關係其實相當薄弱,因為,已走至彩虹橋毛孩的飼主,是預約者的伴侶;從初談內容來看,他與毛孩的關係大概就像是好友的小孩那樣,偶爾去人家家玩一玩、抱一抱,偶爾幫忙餵餵飯,可能還沒幫毛孩鏟過屎!怎麼會想為了這隻毛孩來做自費諮商?真的好好奇他的動機!!
看看初談的內容–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只是三五秒迅速瀏覽過而已,一方面是失落議題有其獨特性,喪寵議題(pet loss)又更特殊,如果單純只是用哀傷失落來看,或是將喪親議題的邏輯套在喪寵議題上,走到某個階段時,案主就會覺得:「這個心理師無法同理我,他不懂我糾結的地方」,於是對心理師產生質疑,最後走向因no show而結案的結果;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太特別了,所以行政人員(aka實習生)的整理雖然不差,但畢竟初談頂多半小時,真的就「只是」背景資料。
我沒有責怪實習生,你們都很清楚我愛你們吧QQ
其實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畢竟我是以心理動力取向為主的心理師,比起書面上他人的紀錄,我更相信的是一個人在我面前時,對著我所說的內容,其中不論是語言或是非語言訊息,都是我可以與案主深入工作的素材。
好比你不會真的相信交友軟體上寫的內容和照騙,約出來看看本人長的是圓是方、談吐及三觀是否在線才是重點(好不倫不類的譬喻)。
回到現在,必須盡快回覆時間,好讓行政人員與預約者聯繫,敲好第一次見面的時間。於是我看了看行事曆,週二是我正職工作的院休日,而這個月我敲定排休為每週四,因此就配合初談表上可以的時間,丟了幾個確切的日期3與時間給行政,讓他們幫我與預約者喬時間4和場地。
對,場地也是另一個重點!
平日晚上及週六是永遠的熱門時段!全台北中南的諮商所與治療所,這兩大時段都是滿滿滿,心理師們搶場地就像搶城池一樣;像我,某些個案因為會談時間很固定,因此直接搶下該時段整整半年的場地!!
即便是平常個性含蓄、講話輕聲細語、對每個人都很溫柔的心理師同事們,在搶場地的時候可是都沒在跟你客氣的。
兩個小時後,行政回傳訊息:「老師,預約者說1月6號的下午三點可以,這個時段目前三間諮商室是空的,請問老師想要借哪一間呢?」
「第三間吧!」我最喜歡這一間,空間大小適中,也不太會被外面的噪音干擾。
「烏娜老師好,幫你跟林小姐登記1/6(四)15:00喔,這邊幫你預約好空間了,謝謝。」
「好,謝謝你🙏🏻」
好喔!難得指定案進來了!雖然和很多人不一樣,接案反而是我覺得在正職工作之餘的充電時刻(這是什麼M屬性的特質),每一次都是抱著「這次會談到什麼內容呢?」的好奇心踏進會談室,但只要是具有飼主或獸醫師身份的案主,都會讓我對即將開始的工作感到非常期待。
—
註解:
1 目前不少諮商所的行政人員其實是兼職工作,有一定比例的工作是正在兼職/全職實習的輔諮所學生;撇除各校規範不同的兼職實習,要取得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的國考資格必要條件之一,就是一整年的全職實習(臨床心理師須滿48週或1920小時以上;諮商心理師須滿43週或1500小時以上,且其中360小時為個別諮商、團體諮商或心理衡鑑)。因此在諮商所的實習生,他們的1500小時中有很大的比例就是行政工作。
2 初談表(intake):想做諮商的人在選好想去的諮商所、甚至是已經選好心理師的情況下,首先要先在官網填寫預約表單,其中除了個人基本資料外,也還需要勾選你想談的議題、是否指定心理師、有沒有特殊需求(如不要特定性別、LGBTQIA+友善、擅長特定議題、價位考量等)、方便聯繫的時間,行政人員會根據方便聯繫的時間打電話給預約者,會做一個簡單的小會談(但每個機構規定不同,有些使用電話即可,有些則仍需要親自去諮商所;有些時間是在半個小時左右,有些也還是會談到一個小時)。做初談的人目前不論是我實習過的、職登的、自己去當個案做諮商的諮商所,皆是實習心理師;初談結束後他們會將內容打成初談表,傳給接案心理師以便對新進個案有基本認識。
3 行政端會先確認所有的心理師可接案的時間,像有些心理師和我一樣有正職工作的,主要的接案時間就是我們的非上班時間(有時一不小心就連續工作兩三個月完全沒休假了🥲);有些心理師則是行動心理師,他們可能會在某個縣市或是跨縣市地跑,但也會做一些分配,因此行政端先知道心理師的可接案時間,就能避免幫個案媒合到其實無法搭配到時間的心理師。
4 好啦,這則註解算是我自己的小小心得。預約者在回覆可諮商的時間時,越清楚越好!什麼是清楚?假設填寫預約表單的時間是7/1好了,通常初談會在1-3個工作天內完成(面談初談的可能不會這麼快),我們期待的清楚告知是:「我想在7/15之後開始諮商,能諮商的時間是週一、三的下午五點之後、週五晚上七點之後、週末是下午一點之後」。這樣清楚的告知,就能夠避免預約者-行政-心理師三方訊息往返的時間,也能夠及早搶下(對,我是用「搶」這個字)對預約者和心理師來說最好的時間與場地,這樣雙方的會談就能夠有一個順利的開始,對雙方的體感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