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貓老狗的照顧社團看到,有人詢問其他的照顧者是如何從哀慟中走出來的,因為毛孩剛離開幾天,但自己覺得很痛苦及難受;略看了一下底下的留言,覺得自己做的錯誤的決定,因此難過之外,也感到很自責。
不過常常會看到很歪樓的留言,看了有點難過,畢竟發文是種「求救」–我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且真的好痛苦!我想知道有經驗的人之前是如何處理這樣的情緒,也許,那是嘗試後我也適用的方式,我想縮短那個痛苦的時間。
可是不少留言並沒有這樣的幫助。
我想提供一個……其實我還蠻常推薦的方法,也許有人曾經聽過或看過,叫做「心理位移書寫法」;等等,我知道大家都不愛寫字(甚至打字),但這個方法我自己第一次小小的實測(當時我寫下的是有自以為是的長輩對我指手畫腳)後,發現對該事件情緒的消化比過往還快一些,因此對我來說至少心理位移書寫法是有些幫助的,所以如果不排斥,真的可以試試看。
這是由師大的金樹人老師(台灣諮商輔導界的大老之一)所提出的,一種在情緒很強烈時,很好用的自救方法,它也適用於各種情況、不同身份或職業別的人。
操作的方式也很簡單、很好理解(國高中個案們一聽就懂),其實就是分別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稱,最後再回到第一人稱的方式來書寫(打字也可以),把真實感受寫下來,至少200-300個字,描述得越詳細越好(事件發生的經過、個人的情緒想法及感受),寫得越詳細,效果越好;如果是用打字的,千萬不要copy!請一字一字打下來。
以下是我自己的範例:
第一人稱(我):醫生告訴我,泥泥已經是腎衰竭的層度已經很嚴重了,看到他幾乎不吃東西,又很虛弱的樣子,我覺得對我、對他都很痛苦,我不想再看他痛苦下去了,所以我做了安樂的決定。現在他走了,我不後悔自己做的決定,但我覺得很懊惱,為什麼當初一開始的時候這麼粗心?沒有留意到他的食慾有變差?為什麼之前沒有採用能讓他多攝取水分的飲食方式?如果我更用心一點,他就能活得更久,也許最後身體也不會這麼不舒服。
第二人稱(你):泥泥離開了,你不後悔做的決定,因為你覺得安樂可以縮短你與他這麼辛苦的時間。可是你很自責,你覺得自己沒有在他健康時多用點心,你覺得也許當初開始飼養泥泥時,就多做些功課,飼養過程中可以多留心他生活型態的變化,也許泥泥可以活得更久一點。確實你當初在看網路文章時,如果除了網友的經驗談之外,也多看看醫師寫的衛教文,或許真的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可是,你每天工作就很忙啊!回到家很累,又是自己一個人住,所以不是你刻意沒有留心泥泥的變化,而是你的生活工作大小事務非常瑣碎,導致你沒辦法去做那些你現在懊悔當初沒有做的事情。
第三人稱(他):她的貓泥泥因為腎衰竭,她做了一些考量之後決定安樂,但她很自責,覺得自己在養貓前應該多做一些功課、平日也應該多留意泥泥生活狀態的變化,但其實她的工作及生活很忙碌,平常早出晚歸,不一定真的能有機會觀察到泥泥飲食的變化,即使如此,她還是覺得是自己的疏忽導致她的貓沒辦法再活久一點,晚年必須時常出入醫院,而不是在一個她覺得好品質的晚年生活下離去的。
回到第一人稱(我):回頭想想,我好像已經能把我所能提供給泥泥的,不論是物質或是情感,都提供給他了。也許我的真的不是個完美個飼主吧?如果泥泥的飼主是其他人,也許他能有更好的貓生吧?不知道對泥泥來說,我在他心中是怎麼樣的飼主?可是這個問題很重要嗎?畢竟這是我永遠不會有答案的問題。也許別人會說不用為了這些事情感到內疚,或許吧?但我知道我會為了這些事糾結一段時間。
—
心理位移是一開始時,會發現有很多負面、批評、指責或建議的聲音,但同時,自己也可以透過以他人的角色,來同理「這個人」的處境,給予一些抒發及慰藉;此外,大多數的事件並不會透過一次書寫就能完成的處理及改善,但至少是一種可以幫助自己梳理自我的方式。
以下借用我學弟的論文1,來說明位格轉變時,心情與書寫方式的轉變:
仍記得當時書寫「我」位格時有許多感受浮現,能盡情描寫事件當下的所有思緒,不需擔心被他人批判;在「你」位格猶如朋友或師長專注傾聽或觀察「我」之後,以關心態度給予跳脫原本僅關注自我的回應或意見;到了「他」位格較能以客觀、理性的角度表達觀點,也能看叫「我」與「你」位格中的疏漏;最後的「再回到我」位格則能綜觀並回顧自身全部的狀態,同時釐清自我的需要。
其他的研究結果也發現,透過心理位移書寫,有助於緩解負面情緒、提升正面情緒,並且緩和情緒激發的程度;由於情緒起伏不再像雲霄飛車大起大落,有助舒緩焦慮,對於整體生活滿意度也有所提高,也可以試著在書寫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執念,並客觀的思考這樣的執念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因此它與一般的書寫不同,這也是已經有研究證實的。
甚至是利用這樣的方式作為書寫日記的方式,來覺察自我,在認知層面上可以釐清自己的想法,並有機會拓展新的思考與觀點,達到整合自我的目的。也因為當書寫的位格轉變為「你」及「他」時,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給自己拍拍的機會,因此也有自我療癒的功能。
—
走出負面的情緒與思維很困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調適的方式,但多一種可嘗試的方式,能夠幫助自己更客觀地看:身為醫者的我,真的有我沒做好、來不及做的地方嗎?執行自己所不樂見的醫療處置;或是工作之餘所需要做的衛教工作耗時又容易一不小心沒說明清楚引起誤會,結果又要花更多時間做說明而覺得心累等等,心理位移都是非常適合用來幫助自己走出小圈圈。
再舉例,今天(2023.6.1)我就用了心理位移來整理一些工作上所產生的負面感受,我比較多話一點,所以我在寫完「你」位格的時候就已經將近1100個字了!但是,其實我寫完「你」位格時就發現自己放大了什麼沒有必要太在意的事情,也重新抓回應該要留意的重點;不過因為有點忙,所以我還沒寫「他」位格以及「再回到我」位格,我還是會寫完,因為當視角不同時,也許能看到新的重點。
—
1王宥儒(2022)。伴侶雙方進行雙方角色心理位移書寫法之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