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2017年年底。
自九月中開學起,久違的學生生活讓我心情放鬆無比。
工作一段時間才更覺得學生生活的單純與可貴,再念一個碩士並非我的本意,沒有足夠的能力申請博班一直是我的遺憾;但也因為已經唸過一次研究所了,所以這一次重返校園感覺如魚得水,沒有感受到什麼壓力(其實輔諮所的壓力是從碩一下才開始),也因為沒什麼壓力,因此幫自己訂的目標:準時三年畢業。
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和其他的研究所最大的差異,就是為了取得高考心理師的應考資格,因此修完學校的學分後,需要花一整年的時間,達成專業時數至少360小時、總時數達1500小時的全職實習;有些人會在修完課也寫完論文後再去實習,也有人是修完課後先去實習,實習完再回來寫論文,也有一些強者是一邊實習一邊寫論文。
想要三年畢業,當然要先想論文議題。
我是推甄入學的,當時寫的題目是以聽語障的性侵害被害人為主,是蠻有意義的題目,但可想而知有多難做!碩一上學期某一門課的期末報告,我也寫了在台移工的諮商需求,這一篇後來有投學會的口頭發表,但發表完,就結束了,沒有太大的動力想持續做下去。
因為我知道,要三年畢業,做量化研究是最保險的!以上這兩個題目,不用質化分析是無法寫出有深度的內容。
兩次唸研究所,思考出論文題目都是用一樣的方法。
沖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