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不同的成長階段歷程,不同的心理學家也有不同的劃分方式,以心理學家Erikson的社會發展階段來說,從出生到死亡可以分為八個階段;一個獸醫師從出生,到接受完整的專業訓練出來就業,就經歷了六個階段:
- 嬰兒期(0-2歲)
- 幼兒期(2-3歲)
- 學齡前期(4-6歲)
- 學齡期(6-12歲)
- 青春期(13-19歲)
- 成年早期(20-39歲)
不同的階段我們分別經歷了家庭教育以及不同時期的學校教育,當中有父母長輩、不同階段教授不同科目的老師、同儕、其他的朋友等等,我們接觸了這麼多人,因此每個人也形塑出不同的想法與價值觀,而價值觀正是我們選擇、處理事情、判斷對錯時的標準;此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會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世代也會有專屬於特定世代的價值觀。
可以回想你有沒有跟父母、或是小孩跟你,針對同一個事件但是想法完全不同的經驗。
而所謂的不同文化背景(也就是常聽到的「多元文化」),其實不僅是指種族或民族,還有性別、年齡、宗教、貧富差距等等;當然也是因為這樣,包容多元的聲音很重要,因為那代表著每個人帶著完全不同的脈絡所提出的意見。
這樣,什麼是道德困境?
道德困境(ethical dilemma)是指專業人員因各種因素無法採取最好的處遇,繼而引發種種情緒反應。
近幾年針對臨床獸醫師道德困境的研究越來越多,主要是因道德困境不僅影響獸醫師的職涯發展,更影響其心理與精神壓力。一篇2018年的研究,889 名來自北美的獸醫師接受問卷調查,其中有77%的獸醫師表示,道德困境曾讓他們經歷過中度至重度程度的壓力;也有超過70%的獸醫師說,他們並沒有接受過如何解決因道德困境所產生的衝突,或自我照顧的培訓。
陷入道德困境的源頭來自於道德衝突,雖引起獸醫師道德衝突的最大原因來自於飼主,但飼主並不是唯一產生道德衝突的原因,根據國外學者的歸納,共有三種原因:
- 治療方式的選擇:如是否要嘗試最先進的治療方法。
- 飼主自主權與動物福利相衝突:醫療費用其實是影響飼主決策很重大的因素,在此情況下,獸醫師只能執行他們認為不正確,卻不得不做的處遇行動。例如:以目前的醫療水準,一些疾病是可以透過醫療以及好品質的照護延長動物的生命,但飼主因其考量決定安樂死,在此情境下對獸醫師來說心情是相當矛盾且衝突。安樂死是最極端、也備受關注的議題,曾有一份調查北美地區800多位獸醫師的研究,當中29.4%的獸醫師在主觀上認為自己時常執行不適當的安樂死,69.2%的獸醫師認為這樣的行為造成中等程度以上的痛苦,86.8%的獸醫師時常因此感到沮喪及焦慮。因此,安樂死成為最直接影響獸醫師心理健康的議題。
- 獸醫師與飼主的價值觀或利益有所衝突,如金錢觀(這會很類似上一種原因),或是宗教信仰及生死觀。
從以上三點可發現,獸醫師需要消化的壓力來自各個層面,也對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很大。
所幸目前有些工具可以協助獸醫師,如:JOURNEYS毛孩生活品質評估。藉由具體的量化結果,搭配溝通並了解飼主的考量,希望能藉此減少獸醫師的內疚感,減少道德衝突、道德困境的產生。
此外,Mullan註提到獸醫師面對道德困境時,可以依循以下的步驟:
- 確定可能的結果:包含了解其疾病史,以及根據目前病況考慮各種可能的結果;
- 考慮各方的利益:包含動物、飼主、獸醫師三方;另外也可以參考一些資訊,如法律、專業指南(guidelines)等;
- 合乎道德的決定
- 決策過程是以減少或緩和決策的負面影響為目標:在這個階段盡量保持客觀,如果飼主覺得獸醫師與自己的立場是對立的,便會無視獸醫師的建議,也不太願意一同合作。使用雙向對話的方式(待有同理心,並對飼主的想法抱持好奇的態度),可以幫助飼主感到被理解、被傾聽,當信任感形成,更容易共同做出決定。
壓力雖然是讓我們前進的原動力,但也須留意避免被壓力反噬。
如果已經陷入道德困境中,可以考慮以下的方式:
- 寫日記:可以把不舒服的情緒及感受寫下來,緩解道德壓力和焦慮。
- 討論與交流:可與前輩或老師討論,以確定專業行為的界限在哪裡,前輩或老師的意見與想法有助於確定未來的方向。
- 獲得適當的休息:睡滿七小時可以優化個人的決策能力、增強復原力和精神耐力(我知道很多人要說,睡滿七個小時以上是困難的,我這邊也僅就生理功能運作給予建議)。
- 正念呼吸和感恩練習可以減少與道德決策相關的壓力。
- 個人支持網絡:尋求同業的支持,在談到道德困境的議題時,大多數情況都很常見並且很好理解 。
陷入道德困境時,需要記得一件事:自己並不孤單,尋求協助與支持能夠協助處理相關議題,也許有時不會達到百分百完美的結果,但是,你已經盡了自己所能做了許多,即便不完美,但能對得起自己的心。
註:Mullan, S. & Main, D. (2001), Principles of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n veterinary practice. In Practice, 23: 394-401. https://doi.org/10.1136/inpract.23.7.394